【台南景點】南科考古館│在玄武黑岩牆中探索歷史的蹤跡
店家資訊: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
地址:744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
電話:06 505 0905
營業時間:09:00-17:00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nmp.gov.tw/content_197.html
消費日期:2020年01月01日
票價:全票80元
--
2020年的第一天,正好讓我們在忙碌的學期末能稍稍喘息一天,前一晚跨年還沒熬到00點00分就棟不住睡去了,這天決定來去外頭走走,前幾天正好看到台南科學園區有個號稱建築超有氣勢的博物館,我們決定開車來去看看,聽說是個化石博物館,但不管了,看別人分享的遊記就覺得頗特別,相機拎著就出發去了。
沒事也不會開車開到南科或是善化這附近來玩,正因為如此,這兒路大又寬,沒一會兒就找到南科考古館,跟著指標到免費的地下停車場停車,不過抵達的時候已經下午2、3點了,或許這次就先來看看就不買票進去看展覽,如果覺得有趣下回再來一趟吧。
車停好後,跟著指標通過一個小小的隧道,便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裝置藝術,是一個銀色的人向下走往正要獵捕動物的獵人,這個互動實在是太有趣了,我們忍不住插入這個過去與未來的對話中。查了查資料,這個作品叫做「相遇石頭埔」,用兩個不同時代的人象徵古今融合。(請互相提醒旅伴務必尊重藝術品,如要拍照請勿過度碰觸或重壓)
從B1走上去到廣場,抬頭一望這棟化石館,灰黑的玄武岩外牆,並以亮面花崗石勾勒出幾何線條,看起來有種日本寺廟的寧靜感,有點可惜的是今天的人有一點多,外頭也有點鬧哄哄的,無法靜靜欣賞這棟漂亮的建築。
廣場前方站了幾隻白色的物體,近距離一看是一群死魚眼表情的不明物體,套著純白外衣,莫名顯得有些可愛。實際上這是一名為「蔦松家」的裝置藝術,是藝術家李明道以南科當地出土的「蔦松文化」做為發想,展現這古文明家庭被時間洪流給安詳埋葬的意境。不過,怎麼看都覺得有點令人害羞,可能是我本人的問題吧(抓頭)
進入館內之前,有一道以玄武岩製成的隧道,陽光從間隙照進,走在裡面彷彿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,從現代走進史前時代,這才正式的走進南科化石館的館內。
一走進館內,一時還找不到售票的地方,但我們馬上被天花板上的黃色雲朵給吸引,抬頭看了看之後,馬上走上二樓仔細瞧瞧,除了可愛的雲朵之外,還有兩個小超人在天空飛翔著。老實說這朵雲很有趣,也就跟雲兒合照了幾張,滿足了我想變成超級賽亞人的夢想。
接著在二樓發現有個「動物交響曲」的特展,而且是免費的,離閉館還有一些時間,咱們決定進去看看,裡頭除了展示了台灣本土現存的動物標本之外,也真實呈現了一些深海魚類的骨骼,以及史前時代狩獵的樣貌,說到海洋,館內透過互動的裝置與擺設,呈現了海洋塑料汙染的現況,整體來說,是很適合一家人一起參觀遊玩的展覽。
因為也快到閉館時間了,我們走到外頭繞了整個建築走一圈,牆面上會不時找到各種貝類與深海魚類的化石作品,完整的嵌在黝黑的玄武岩上,抬頭仰望整片牆面,彷彿是自身站在深海底處,逐漸沉睡在地殼裡的歷代生物。
其實有點可惜,這次沒有進去到常態展內觀賞,從館外到館內,從建築風格、園區規劃、到裝置藝術,都能感受到館方的巧思與用心,讓每一個規劃都充分傳達出南科考古館的設立初衷,整個參觀的體驗很豐富,讓我還想再找時間去探索有沒有其他更有趣的事物,這樣的感覺就像是去日本旅遊時的感受,有讓人想一去再去的衝動與價值。
天漸漸黑了,東看看西看看,南科沒有上班的時候,幾乎是人煙稀少的郊區,透過GOOGLE翻到善化區有間阿根廷炭烤混搭客家料理,而且離南科考古館步到10分鐘車程,立馬打電話去詢問是否有空位。關於這間有趣的餐廳,請繼續閱讀這篇食記吧!→→→【台南善化食記】阿根廷碳烤牛排館│炭烤原味牛排混搭客家料理